在蛋雞養殖過程中,除了產蛋率、料蛋比等關注度較高的指標外,雞蛋破損率也是影響養殖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。在生產中,養殖場要時常關注雞群的產蛋破損情況,評估破損是否處于正常水平。
雞蛋破損率越低越好,一般情況下,低于1%較為正常,如果超出該標準,就需要查找原因,采取相應的措施使雞群恢復正常,減少因雞蛋破損帶來的損失。
綜合分析影響雞蛋破損率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雞蛋的蛋殼質量具有較高的遺傳性,不同品種或品系間有一定的差別,通常褐殼蛋在蛋殼厚度及硬度方面均明顯好于白殼蛋。因此在飼養前,應考慮自身飼養設備情況選擇適合的蛋雞品種,如選擇知名高產蛋雞品種。個別品種具有啄癖,需在1日齡斷喙處理,可有效降低破損蛋的數量。
飼料中缺乏制造合成蛋殼的營養物質必然導致蛋殼質量下降,幾種主要的營養元素包括鈣、磷、錳及維生素D等,它們的適宜添加水平為:
1、鈣
產蛋雞日糧中鈣的含量是后備雞的4倍,在產蛋前期的鈣含量要達到3.7%,產蛋后期增至4%;但日糧中鈣的含量水平有適宜量,低于2%或高于4%,都會使蛋殼質量下降。
2、磷
同樣是蛋殼合成的重要元素,通常產蛋雞日糧中總磷為0.5-0.6%較為適宜。在產蛋前期給予較高水平的磷能防止籠養蛋雞疲勞癥的發生;但是,日糧中磷的含量隨著雞日齡的增長而降低,更有利于形成優質的蛋殼,53周以后降低磷的含量能改善蛋殼品質。(需要與Ca的含量形成一定比例)
3、維生素D3
維生素D3能調節機體對鈣和磷的吸收與代謝,提供足夠的維生素D3可增加蛋殼厚度。一般條件下,每千克日糧中應含有2000-25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。
4、錳
需要量相對較低,產蛋雞對錳的需要量以每千克日糧中25毫克為宜,低于20毫克時,蛋殼質量降低。
此外,在日糧中添加0.75%鋁硅酸鈉可使蛋殼的密度提高1-4%,使飼料轉化率提高2.2%;在高溫條件下,每千克日糧中補充維生素C50-100毫克或添加0.25%的小蘇打,都可提高蛋殼質量,降低破損率。
1、飼養密度
籠內雞只數量直接影響到雞蛋的破損,籠內雞群擁擠不但影響采食和營養攝入,還會使雞只踩踏頻率增加,造成雞蛋產出后被雞踩破,因此,要保證雞只達到該品種的飼養占籠面積標準。
2、光照
合理的光照是雞產合格蛋的基礎,一般產蛋雞光照強度在10-20勒克斯,光照時間維持在16個小時左右。在體重較低的雞群,可適當加夜間光照0.5個小時,可使采食不足的雞補充部分營養,有利于蛋殼的形成,提高蛋殼質量,減少破損蛋、無殼蛋。
3、應激
應激可造成雞蛋破損率突然增加,尤其是夏季熱應激,不但造成雞只采食量降低,薄殼蛋增多,還使產蛋率下降。因此,要在雞群每天產蛋的高峰期內要避免或減少各種應激的發生,保持雞舍安靜,無驚擾;雞群免疫應錯過產蛋時間開展;夏季,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,降低熱應激發生程度。
4、操作
雞蛋的收集、包裝、運輸、裝卸等各個操作環節也會造成雞蛋的破損,例如,每天撿蛋時動作輕緩,次數不少于2次,尤其是自動集蛋設備,在各個操作過程中細心操作,可以降低破損蛋數。
5、設備的管理
每天在喂料、消毒和雞群巡視的時候關注飼養設備運行情況,尤其是雞籠和蛋網,保證完好無損,如有破損變形及時修理;此外,保持籠底坡度在7°左右,使雞蛋產后慢慢滾出,避免磕碰。
6、雞群的日齡
隨著雞群日齡的增加,蛋重逐漸增大,蛋殼強度逐漸降低,造成破損增加。因此,可以在產蛋后期為雞群額外添加石粉以改善蛋殼品質,一般在下午4點添加,有助于在夜間形成蛋殼時增強蛋殼的強度,但添加量和原有量的總和為4%為宜。
雞傳染性支氣管炎、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都會嚴重造成蛋殼質量下降,一方面疾病造成雞群采食下降、營養攝入不足,另一方面,這些疾病直接損害生殖系統,破壞形成蛋殼的腺體,影響蛋殼形成。因此,需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,防止傳支、新城疫等疾病的發生。
此外,非病毒性疾病也影響蛋殼的形成,同樣應加強關注。如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引起消化道損傷、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蛋殼質量下降;飼料中霉菌毒素也會引起生殖機能紊亂,引起軟殼蛋增多,都會造成破損率上升。因而,要確保飼養環境的清潔,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飼料或飲水,避免病從口入。
綜上所述,引起雞蛋破損率增加的因素多種多樣,在實際生產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做到對癥解決,才能保障雞蛋安全,提高養殖收益。